调查疫情大考下的中小企业现在都怎么样了
据报道,3月初,中国央企复工率达91.7%,石油化工、通信、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开工率为95%,在华外企复工率超80%,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率超30%。从数据看来,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可能需要历经修复的缓冲过程。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分析,2月份,中、小型制造企业PMI分别为35.5%、34.1%,低于大型制造企业36.3%,和制造业整体水平35.7%,较1月份降幅较大。另外,中小型制造企业在生产、订单、人员、库存等方面景气程度及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均低于大型制造企业和制造业整体水平。
由此可见,中小型制造企业因疫情造成重创而承受的复工复产压力更大。在此次疫情大考下,众多企业都处于“生死考验”之中,同时,也借机淬炼打磨出一批逆势突围的中小型制造企业。2020年一季度接近尾声,依然坚挺的中小型制造企业现在都怎么样了?
一季度,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何?
在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下,企业复工复产率在逐步提升。日前,工控小编通过对部分中小型制造企业采访得知,多数企业2月10日开启线上复工模式,随着疫情好转,线下复工步伐逐渐加快。截至目前,受访的华东、华南企业除湖北地区员工无法按时返岗之外,基本实现全面复工。然而,全面复工未必等于全面复产,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呈现两种状态。
乐观派:企业生产一如既往,此次受访的致力于嵌入式产品开发的高科技企业和移动机器人企业一季度订单数量不降反升。一方面,由于企业年前原材料储备充足,且企业拥有从生产制造到销售配送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年后复工即可保证正常发货;另一方面,由于受疫情影响,企业大客户的订单需求更加旺盛,有望在二、三、四季度追赶生产进度。
守望派:企业生产略有滞后,一季度订单数量相对下滑。例如,做自动化系统研发设计、集成制造的企业和机器视觉方案商企业。一方面,一季度并非企业销售旺季,订单数量本就不多,受疫情影响更是雪上加霜,导致正在进行中的项目进度缓慢甚至停止;另一方面,由于供应商原材料交期延后,导致部分订单无法按时进行。
可以看出,原材料供应充足与否直接影响企业复工复产率高低。然而,无论是乐观派还是守望派,疫情的短期冲击或多或少会带来一季度收入和利润增速的下滑。斯坦德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合伙人王茂林告诉工控小编:“订单量虽然乐观,但收入确有影响,预计4月份之后会逐步解决,其实最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手里有订单,现金流充裕,其他问题都不是问题。”
企业如何减小“黑天鹅”带来的影响?
疫情对企业影响和冲击体现在方方面面,对于不同规模的制造企业影响程度不同,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来说,资金流、原材料、产业链、人员等不及大企业完善,缺失任一环节都将关联企业的生死存亡。变则通,不变则衰,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大环境,中小型制造企业开启了及自救之路。
☞ 疫情当前,多数企业能够快速响应,积极谋划,一方面为了保障员工健康安全,加大线上办公、线上培训、线上宣传的力度;另一方面,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做好复工复产准备工作。
☞ 疫情就像一面镜子,危机面前,迫使企业重新审视市场和业务,从中发掘新机遇,并对当前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深圳市亿道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行业移动智能终端技术的研发,疫情期间,企业积极探索新出路。“2020年一季度订单之所以会有提升,除了出口订单较多之外,公司也在积极拓展新业务,如MES行业、医疗行业等。”深圳市亿道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陈严炜说道。
☞ 疫情加速推动了中小型制造企业智能工厂建设和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特殊时期,智能装备和智能系统代替人工优先“复工”,有效地降低疫情带来的风险。
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工控小编:“海康机器人内物流解决方案为各地企业在疾控环境下恢复生产提供有效的科技手段和保障。在‘运动中枢’RCS的调度下,AGV自主规划路径、精准避障、协同作业,实现仓储作业‘货到人’模式,疫情期间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保障生产效率,成为了非常时期下开展生产的中流砥柱。”
总的来看,疫情在一定程度上驱动市场格局变化,而市场大环境是企业发展布局的风向标,企业自身做出积极改变,提高自身免疫力来应对市场变革,才是对冲风险的关键之举。
疫情后,企业如何防患于未然?
此次疫情“黑天鹅”事件的发生,给所有中小型企业敲响警钟,居安思危,方可临危不乱。在面对突然袭击的不可控因素面前,企业灵活布局调整等应急预案措施很有必要,疫情过后,制造企业需要深刻思考和变革。
一、对关键零部件库存的管理。特殊时期,原材料充分与否直接决定企业生产与交付的进度,一方面既能保证企业生产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加大客户对企业的信赖。
浙江拓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板块副总经理王亦表示:“企业应当在太平时期去思虑危机,而不是在危机时刻再思虑如何应对。我们会根据这次的疫情去修正我们的应急预案,特别要考虑是否要在短时期内调整安全库存的数值。”
二、对产品技术和服务的升级。“危机具有两面性,一面是挑战,另一面就是行业格局变动的机遇。每一次重大危机都可能引发技术、工具、产业升级方面的。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机器视觉方案商,在3C领域有较强竞争力。受疫情影响,公司开始探索物流、医疗等领域新的发展空间,并从中找到新的发展机遇,成为新的探索者。”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推广经理谭龙飞如是说。
任何时刻,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才是王道,同时,特殊时期企业多渠道协同开展管理和服务能有效助力企业恢复正常运营,疫情也是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淘汰弱者,留下强者。
三、探索国产化,减小对进口部件的依赖。目前,国内一些高精尖技术产品实现国产化尚需一段时间,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关键性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基本依赖进口。
疫情期间,特殊管控和运输限制,直接影响国内厂商生产与销售。深圳市亿道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陈严炜说道:“为响应国家和政府大力推进芯片国产化之举,从去年开始公司已布局国产化产品的导入,比如飞腾、兆芯及瑞星微等国产化芯片的产品陆续面世,让亿道的产品装上‘中国芯’”。
此次疫情充分暴露出企业应急手段不够及时和充分,应急管理能力不够突出。对于抗压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中小型制造企业来说,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才能有备无患。打铁还需自身硬,集中精力壮大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才能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不被风险左右。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中国制造业整体自动化水平已经大大提升,抗风险和修复能力大大增强,尽管中小型制造企业需要经过缓慢修复过程,但是仍有信心度过难关。
gongkong市场研究显示,疫情解除后,随着国内需求逐步恢复,工业产能有望迎来反弹高峰期,但是从宏观环境来看,短期内疫情影响也可能造成全年工业环境恶性循环,即“收入下降—利润减少—投资需求下降—收入下降”的正反馈机制将对工业产生更加持久的影响,不得不防。
中小型制造企业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仍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应对危机和挑战,相信不久后春天定会到来。(文/gongkong李娜)